English

到位的政府行为

——大连甘井子区重视教育工作纪实
2000-04-2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宋言荣 我有话说

政府如何提升教育的素质、如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区——大连甘井子区以超前的意识和到位的政府行为,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均衡区域办学条件,建立政府考评学校体系,优化育人环境,改变了这个区教育基础薄弱、落后的面貌。

开门第一会——议教

在甘井子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年元旦后上班,区领导的第一件事就是集中开议教会。从1989年起至今12个年头,领导班子换了几届,但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始终未变。区领导告诉记者:开门头件事抓教育,不仅仅是个工作日程安排,更重要的是带头在全区树起重视教育的好样子。

甘井子区地处大连市城乡结合部,其经济实力和总量在辽宁乃至东北都是名列前茅的。区领导一直坚持把教育的发展同这个区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把教育的投入作为推进经济增长的生产性投资来看待,把教育项目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统筹安排。区政府领导班子分工有一个特点:分工抓教育的副区长同时分管城建、交通、房地产。区教委的同志反映,这种分工使教育受益匪浅。20多位区领导成员每人都有一所学校,作为自己了解教育、关心教育的对口点校,除平日现场办公,过年过节必到学校走访。全区38个委办局也与35所学校结成对子,随时帮助学校解决办学中的各种困难。政府、社会、学校构建成一体化重教网络。

甘井子区的领导认为,重视教育首先是重视投入。他们每年的教育经费都不低于本级财政支出的25%,且保证逐年增长。1996年这个区首批进入全国“双基”先进区之后,以更大的力度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到今年,区属80多所中小学全部进行了翻建、扩建,内部设施达到辽宁省示范类学校标准。用一流的经济办教育,用一流的教育支撑一流经济,在这个区已经成为现实。他们每年投入20万元建立中小学科研基金;在大连第一个实行农村教师地方性工资补贴,全区教师平均工资高于公务员工资10%以上;他们投资启动教育信息化工程,建立教育网络。在紧缩银根的情况下,他们提出:宁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保证教育的投入。建教师大厦急需资金,他们毅然停止翻建区委办公楼,成为全区尊师重教的一段佳话。

这里没有好坏学校之分

在采访中,甘井子区教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年感受最大的是“走后门”找他们选校的大为减少。为什么?如今在甘井子区你很难说哪所学校好,哪所学校不好。

实现办学条件区域均衡化是这个区政府推进素质教育遵循的一条原则。改造薄弱学校,推进办学条件区域均衡化成为这个区领导抓教育的重要议题,制定实施计划,确保政府行为到位。他们通过“整合”、“改制”、“新建”、“改造”等办法加以实施。

“整合”就是通过兼并和合并的形式,让名校兼并弱校,或者把几所弱校合并,优化教育资源。去年辽宁省模范学校周水子小学兼并了办学条件较差的周三小学,成立了周水子小学分校,用本校优秀的师资改变这所学校。在村镇实行“合校并班”,他们搬迁凌水中心小学周边三所差校,合并建起新凌水小学,学校拥有花园、400米跑道和网球场,成为辽宁省办学条件最好的农村小学。“改制”就是把薄弱的公办学校改成公有民办体制的学校。新成立的九年一贯制试点校——育文学校就是利用原薄弱校的校舍改制而成,用人、招生机制灵活,满足了部分学生家长择校的需求。“新建”就是结合城区居民区改造,利用政策配套新建一步到位的小学4所。“改造”是把经过诊断确定为薄弱学校的,从队伍到校舍进行整体改造建设,已有7所学校实现“摘帽”。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甘井子区政府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尝试。1997年区政府投资近200万元,建设了占地10公顷的中小学学农基地。该基地拥有多功能温室、滴灌、无土栽培等先进农技设施,有农作物、禽畜博览园以及可住300名学生的宿舍,融教学、科研、劳动锻炼于一体。去年,这个区又投资250万元,把一处闲置多年的建筑改建成区中小学劳动技能训练中心。今年一月,教育部长陈至立在该中心视察时,饶有兴致地品尝了孩子们包的饺子,对这个区创建实践基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很值得推广。

用好手中的指挥棒

甘井子区的领导认为,手中的指挥棒对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过去,升学率或明或暗地一直是考评学校、校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标准,至使办学方向偏颇。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可操作的考评政策和方案,建立起政府评价学校素质教育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包括区政府对镇级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和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校长工作评价、教师素质评价及学生质量评价等。这一评价体系的督导评估工作纳入政府行为,授权政府督学室组织实施。其主要内容是:区政府主要检查乡、镇政府对教育工作的认识、责任是否到位,以及对教育投入、校舍改造、教学设施所规定的指标是否完成。把学校分为A、B、C三级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的重点是学生的德行、心理素质、以及全科及格率、低分提高率等方面,引导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对校长和教师分别实行“职级制”和“双聘制”,优胜劣汰。

科学的考评机制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调动了乡、镇办学的积极性,6个乡镇相继建起新校舍。同时也调动起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前几年全区初中升高中考试成绩平均比市内三个区低100多分,而现在则与市内区基本接近,部分指标还超过市平均值。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已有32所学校考评为A、B级学校,还涌现出一批辽宁省的优秀学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